请输入检索的条件!
政务服务联系方式:
电话1:咨询电话:028-86743887
地址1: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街道-2号,详细地址:四川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6楼综合窗口
电话2:咨询电话:028-86912315
地址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市街道-2号,详细地址: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6楼01号综合窗口

今天是: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工作动态 -> 详细内容
“军工人在雅江”(二):与一座大山的对话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2日    点击率:60776次

【编者按】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的整体安排,甘孜州雅江县是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简称省科工办)扶贫的对口县。省科工办党委立足于推进治蜀兴川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依托军工大省强省的优势,秉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军工精神”的理念,从省军工系统挑选优秀共产党员到雅江藏区去扶贫,自2015年开始,先后派出24名干部挂职。驻村干部克服当地语言不通、高原缺氧、基础设施落后、观念保守等重重困难,以“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的姿态,真心实意为当地老百姓寻找脱贫之道,全面展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特质,以及藏汉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民族大爱,有力地推动了雅江县精准扶贫事业的顺利进行。近期,我们将以“军工人在雅江”为主题,陆续推出军工干部扶贫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听陈乐讲扶贫的故事,一个词在脑海跳跃环旋:“举重若轻”。在他通达豁朗、游刃有余的描绘中,捕捉他与一座大山对话的密语绝籍。——采访手记

四川新闻网甘孜6月29日讯(杨华)来自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计划处的干部陈乐,援藏挂职的甘孜州雅江县米龙乡程章村,是地处川藏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距离雅江县城30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山峡谷地带,地势险峻。“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一年收入无几何,苦去苦来凉透心。”一首民谣道出程章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产业单一的现状,老百姓是靠山吃不了山,靠水吃不了水。

该村辖太玉、木里河两个村民小组,有65户,359人,党员20人,孤儿2人,残疾人口19人(其中建档贫困户残疾7人),在校学生79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73人,贫困发生率20.33%; 55人享受低保,全村参保覆盖率100%。全村耕地面积874亩,土地贫瘠属中低产田,以采摘野生菌及虫草等为经济主要来源,是典型的藏区贫困村。

望闻问切:洞微大山的脉象

2016年1月初,刚到程章村,陈乐就发现,自己驻守的这个小山村,虽然人口不多,却非常分散,从峡谷蜿蜒到山顶,星罗棋布于眼前这座蓝天白云笼盖的山。曾在单位从事过好几年核电设计,有过丰富野外作业经验的他顿然了悟,要想脱贫,就需洞幽烛微这山的秉性。

第一次去村子时,陈乐已领教过当地一眼望穿的险途。通往村子的路,盘旋在一面大山、一面悬崖的山涧,越走越陡峭、险峻。路面尽是泥土和碎石,颠簸坑洼,弯急坡陡,路基不坚固。陡形的山坡上,随处可见塌方留下的沟壑与石块。没有任何护栏的悬崖边,是令人寒从胆边生的无底深渊。该村的村民,零零星星散落于这“云深不知处”的大山里。

毛骨悚然之际,陈乐知道,要想与大山和谐共处,就得开辟出一条安全稳妥的康庄大道来。

1月底,当陈乐所在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领导来此扶贫慰问时,闯过那山路十八弯、弯弯有惊险的险象环生,见到陈乐的第一件事,便是反复提醒他赶紧购买意外保险。到村子一交流,村民说藏语,陈乐说汉语,沟通需要翻译。双方面对面,犹如隔着一座山。连手势比划带表情传神,交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之后的多次村民大会,宣传的政策方针、商量的脱贫项目、传授的技术方法等,问村民听懂没,都说懂了,却因为语言不通根本没懂,每次都需要耗费大量口舌反复地解释、强调。哪怕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这大山上,都变得举步维艰,劳神费力。

走村入户,一家一家实地查看,倾听心声,陈乐发现,当地观念普遍保守,思想闭塞。思维简单,干任何事,立即就要回报。受宗教影响,村民惜杀生、戒杀生严重,更有甚者连苍蝇、蚊虫都不能打。

当来到贫困户罗让贡布的家里,眼前的景象让沉着稳重的陈乐也不禁动容。一贫如洗,人畜混居,脏乱丛生,异味扑鼻。屋里只有最简单的食物:糌粑和酥油茶。一条饿狗汪汪乱叫。交流了解到,户主是文盲,配偶有长期慢性病,家里三个可爱的孩子都在上小学,成绩一般。脱贫的压力,让陈乐犹如愚公移山般的感受:厚重而坚实。

走访贫困户罗让贡布

两个月马不停蹄地调研下来,陈乐发现,村里基础设施落后,观念保守,缺资金缺技术缺门路。让他在黑漆漆的夜里看到一点星星火的是,米龙乡党委政府相当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县委宣传部下派驻村的陈银军有思想、有干劲。村子的领头人村支部书记小布穷思想开明,较有见识,在村民中威望较高。村农技员小安珠的老母亲曾担任过乡干部,非常重视教育,家里培养出不少的人才,有南开大学的博导,有县委的相关领导等。如此的团队,无疑给了陈乐很大的精神支撑,增强了共同带领村民脱贫的信心。

为透彻掌握村里的情况,他除和村民们直接交流外,他还多方问诊。和村干部、乡干部进行深入会谈,拜访曾在村里和乡里工作过的县里相关领导,通过他们了解情况,以及听取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的各种看法。如此的望闻问切,让他把准大山的脉象。种种渠道,让他得到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程章村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

2016年4月,根据多方掌握的基本情况,结合程章村地处雅砻江流域经济发展带、以发展生态和特色农业产品为主的雅江县“十三五”规划指南,陈乐切中实质,马不停蹄着手制定程章村脱贫方案,将发展藏香猪养殖和大蒜种植作为合作社集体经济的帮扶支柱产业,让产业发挥“造血”功能,以此带动村民致富。

唱念做打:滋养大山的贫瘠

确定合理的方案,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在这祖祖辈辈不杀生的藏区,靠规模化养猪创收,面临的艰困、顶着的高压,可想而知。肩负这移风易俗的千钧重任,陈乐可谓使出了唱念做打等十八般武艺。

陈乐首先从唱响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入手,让村民知晓此举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与红利,从思想上消除对将要带来的新变化的戒备与抵触。为此,陈乐与当地各级干部,一户一户上门,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宣传从中央到省、州、县的精神,并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和工作重点,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掰开揉碎、落地生根的解释,以期达到“知之深,爱之切”的功效。通过自上而下的引导,以此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逐渐过渡,让村民坚定树立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

程章藏香猪礼盒

从“本地和尚会念经” 借势,主动上门去观念解放、种养产业走在前列的村子学习经验,以当地村民引导村民。陈乐先后多次带领村民和村干部,到呷拉镇学习种养殖技术,实地参观昆地生态农业合作社、脚泥堡养猪合作社、湾地沟大蒜种植大户,虚心向当地农户“取经”,以他们的成功案例与现实收益,进行可观可感的现场交流与经验传授,让本村村民看到可望可期的美好前景,从而积极热情参与到,以观念的更新实现早日脱贫的努力探索中。

在都市长大,从未干过农活儿的陈乐,养殖和种植领域都不曾接触过,但再大的拦路虎却难不倒有心人。他坚信实践出真知,一切从头学起,在做中学,在干中习。来自军工系统的陈乐,把做科研的严谨、求实、科学、细致等良好品质与优良作风,带到这知识文化落后的大山里,在大规模种养之前,他采取实验比对的方法,引进内地白条猪,与当地的藏香猪一同饲养,持续观察生长过程,做下详细的周期记录。最后发现,在当地的环境下,同样的饲养,藏香猪比白条猪更优良,肉质更美味,属瘦肉型,更受市场欢迎。种大蒜,也采取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发现,内地引进的大蒜不适合这高原气候,根本长不出来。如此的科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合作社产业的意外风险,避免了不必要的弯路,使程章村直驶脱贫的快车道。

陈乐认为,要让黄土变成金,土地种出钱,教会致富本领是关键。因此他不仅自己学习,更是带领村干部和全体村民一同学习,力争让家家户户都掌握谋生的多种技能。他和驻村工作组一道在村子的养猪场的边上、在田间地头办起农民夜校,多次请县农牧和科技局、就业局等给与技术指导,对村民开展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的培训。还利用一切机会,让大家长见识长本领。组织村两委及部分群众到成都、雅安、泸州、稻城等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根据雅江县政府的安排,积极组织村干部和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学习林果种植以及藏香猪养殖技术。并带领贫困户赴八角楼乡王呷一村参加“钢筋、砌筑、混泥土”专业培训。在本村夜校科普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让贫困户了解医疗卫生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力争能实现就业脱贫。

在这一座大山的广阔天地,作为一介书生的陈乐,真抓实干的扶贫,不仅需要想办法,出思路,找门路,也需要拳打脚踢,冲锋陷阵,攻城略池。再脏、再苦、再累的活儿,他都一马当先,冲坚毁锐。当初,刚修猪圈时,全村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连村干部都难以接受。时间不等人,一边给村民宣传政策,一边修建。陈乐亲自上阵和陈银军、小布穷一起一车一车去购买水泥、砖块、五金件等猪圈基建材料。一次,正跑在悬崖峭壁的泥泞山路上,租来运输的小货车轮胎突然脱落,幸亏车速不快,才避免一场掉进悬崖深渊的车毁人亡。每每回想当时的场景,陈乐都无比庆幸,感恩老天的格外佑护,才让自己幸免于那场生死劫难。大山,亦是有灵性,对于懂得与爱护自己的人,展示出无比宽厚的慈悲与垂怜。

经过半年时间的多方努力,7月12日,投资70多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存栏300头藏香猪,赭窗褐墙的养殖场,明丽鲜亮伫立在山腰,掩映在苍翠葱茏的绿树环绕中。村民们在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把首批72头戴大红花的藏香仔猪,送进焕然一新的“洞房”,大家期待已久的藏香猪养殖场正式投产,标志着该村藏香猪养殖扶贫项目迈出重要的一步。

2016年初,村里在成立“雅江县富民藏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也成立了“雅江县程章无公害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循环发展的方式,流转土地104亩作为合作社种植大蒜和芫根基地。采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的有效方式,在大蒜收割后,种芫根用作猪饲料,产生的猪粪便,经发酵处理后用作种植大蒜和芫根的肥料,实现种、养、饲有机生态结合,穷尽有限资源,既节省成本又达成环保,初步建立起绿色循环产业链,一举数得。同时注重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发出程章藏香猪腊肉及大蒜礼盒等相关高原特色农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乘着雅江县旅游开发东风,实现了程章村农产品销售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智圆行方:柔顺大山的粗粝

风风雨雨跋涉在这条奇崛弯曲的扶贫路上,陈乐发现,自己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当地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认知与行为的积弊和陋习。大学曾修了文理双学位,其中之一为工商管理学士的陈乐,深谙管理的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唯有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方可稳定复杂局面,平衡错综关系。他身体力行,理顺规矩成方圆,讲究章法明公私,维护当地政治生态的和谐。

风风雨雨跋涉在这条奇崛弯曲的扶贫路上,陈乐发现,自己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当地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认知与行为的积弊和陋习。大学曾修了文理双学位,其中之一为工商管理学士的陈乐,深谙管理的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唯有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方可稳定复杂局面,平衡错综关系。他身体力行,理顺规矩成方圆,讲究章法明公私,维护当地政治生态的和谐。

陈乐注重法制建设,将依法行政、合法治村的现代民主管理理念引进村子,从理顺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账目入手,率先啃下这块“硬骨头”。村里法制意识严重缺失,一个村子犹如一个大家庭,其运行,靠多年传承的习俗和人情维系。经济往来,打白条多,账目一团混乱,找不着头绪。陈乐立足于村里长远持续的良性发展,不畏艰难险阻,沉下心来,一笔一笔进行清理,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在程章村建立起通过正规渠道发票,账物相符,一目了然的台账,规避了很多潜在的风险,保护了村民的利益。在2017年审计过程中,顺利通过,获得好评。更是赢得村民们的信服与钦佩。

陈乐的长袖善舞,理顺管理,一切都是围绕着村民利益的最大化开展,所思所想所为,中心工作都是为了村民的脱贫。在产业培育发展中,合作社按照土地流转和仔猪入股的方式,采取统一种养、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产品、统一销售,农户自愿入股的“五统一、一自愿”措施,农民变股民,有效弥补了村民资金、技术以及对接市场方面的发展“短板”,充分调动大家参与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此既整合资源,又节省劳动力,老百姓可腾出时间外出务工,同时也有利于扩大规模。在利益分配方面,集体经济采取利润70%分红,30%作为公积金的办法,既保证群众增收,又能持续发展。合作社成立后,精细挑选并聘请该村贫困户作为试养人员,给予相应的劳务报酬,年工资收入3万余元,从而实现贫困户一人就业,一家脱贫。程章村养殖业首创的“仔猪入股,出栏分红”,成为扶贫的一种崭新模式,开辟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陈乐坚持情理兼顾,方圆互补,不让无私付出的人吃亏。他充分发挥党员对贫困户言传身教的榜样带动作用,村里有一名贫困党员阿红,无论是在转变观念、技能学习,还是产业发展、党建脱贫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吃苦耐劳、带头示范的良好精神风貌。在仔猪入股时,他更是把家里体肥膘壮的猪赶过来,成为入股养殖场最大的藏香猪。在确定收购价时,陈乐和村两委商量,人性化地考虑,入股合作社的藏香猪猪仔以25斤为限,多退少补,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给予村民现金补贴,极大地温暖了村民默默奉献的心。坚定了村民们跟党奔小康的信心,干劲更足,热情更高。

在和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不轻易许诺,一旦应承的事,再大的困难,也一定想办法做到。对于村民们提的各种要求,他坚持公私分明,在大的原则前提下,尽力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对于村里的贫困户,他采取倒排的方式,给予一些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机会,让其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实现自力更生。但对于其中出现的虚报、假报人数和工时的作弊现象,他通过现场点人、照相以备统计等方式,坚决制止,以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生态环境,平衡各方关系,帮助大家彻底树立,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认知理念。

智圆融通古今,行方正无私曲。通过一言一行,一情一理,陈乐在村民中树立起可敬可亲可信的党的好干部形象。

侠肝义胆:温暖大山的孤寒

当第一次见到大山超乎想象的原朴险奇与满目荒夷时,当走村入户看到贫困户室如悬磬的家与满眼无助时,陈乐就知道,要真正改观这里的气象,给村民们一个光明的前景,仅凭一己之力实在太微薄太渺小。作为一名军工人,他的血液里,奔腾着爱国奉献、协同攻关、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等军工精神,面临脱贫攻坚的重任,他怀揣“来自军工,依靠军工”的信念,以坚强的组织做后盾,形成“一人挂职,多方支持”的良好局面。

2016年初,到程章村后,陈乐第一时间将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与基本概况报告给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赢得单位的深度理解与大力支持。1月20日,根据省国防科工办的要求,结合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际情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核工业二八○研究所组成慰问工作组来到程章村,向贫困村65户藏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共计2万元。工作组还考察了程章村地质灾害点,深入部分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当地资源、就业、生活等情况,为下一步制定详细扶贫计划,开展精准扶贫搜集第一手资料。之后每年春节,单位都会组织慰问工作组,将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持续送达大山村民的心里。帮扶单位核动力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0万元,并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引进资金120.18万元,成为陈乐开展各项工作的强力支撑与坚实基础。

每每有困难时,组织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陈乐解决扶贫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后顾之忧。2016年,村级医务室建成后,无最基本的医疗器械和常规药品,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陈乐及时与县卫生部门沟通,并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为村里赢得宝贵的捐赠。4月25日,在充满生机的绵绵春雨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核工业二八○研究所精准扶贫工作组一行11人,由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周定文带队,驱车600余公里,从成都赶赴程章村卫生室,向其捐赠33项基本医疗器械和24种常用药品,价值共计2万元。援助如同一场贵如油的及时雨,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基本医疗条件。

核动力研究院党委书记周定文走访程章村

2016年,农民夜校开办后,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10月27日,大山已是天寒地坼,霜风凛冽,核动力院时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小刚带队,深入程章村,给夜校捐赠多媒体设备,包含电脑、投影、音响及录像设备等,价值2万余元,使夜校能进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学,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条件;雪中送炭,捐赠冬衣共计1600余件,分发给52户程章村常住户,确保贫困村民温暖过冬。让党的光辉,普照这孤寒的大山深处。

2016年12月4日,村里贫困户阿红家因房屋电源线路老化,发生碰线引起火灾。得知情况后,陈乐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与村干部一起了解情况,安抚受惊的阿红一家。当眼见被烧成一片废墟的房子,和冒着生命危险从二楼跳窗出来,死里逃生一无所有的灾民时,陈乐不由鼻子发酸,为意外灾难带给这一家人的前途和命运揪心。以无限的悲悯与侠义之心,他多方想办法,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很快筹集到救助捐款4.2万元。同时依靠当地政策支持,协助其向县里申请到安置经费14万元。还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购其玉米青稞给猪做饲料,租其土地给与租金补贴等方式进行援助。一无所有的阿红家,获得组织的多方关爱与帮扶,一举搬迁到县城,彻底改善了贫困的处境。祸兮福之所倚,陈乐凭借自己的慈悲与智慧,抚慰了大山的伤痛,有效地化解了重大危机,使贫困户迎来难能可贵的生机。

2017年3月18日,雅江县境内一处森林失火。陈乐向乡上主动请缨,带领村里的救火队,前往火灾现场开展扑救工作。在海拔近四千米的大山上,陈乐背着几十斤水,一面与高原反应做斗争,一面与体力透支较劲,艰难跋涉在深山老林。每天来来回回,十数次,简单的方便食品充饥,晚上就睡在露天的山坡上。这一持续,就是一个星期。通过和大家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他以自己的无声行动,向村民们传递着一种大爱:在突发的天灾人祸面前,需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分甘共苦的人道精神。

润物无声:净化大山的脉系

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中,陈乐清醒地意识到,扶贫的最终目的不是“摘帽子”,而是“拔根子”。为此,他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改变“定期给钱给物”的扶贫模式,在推进“输血式”向“造血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尤其注重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他以“拔穷根”为指引,不断优化村民的生存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丰富精神生活,下足绣花功夫,净化大山的脉系,营造安全、卫生、文明、和谐、感恩的良好氛围。

安全用电知识培训

以化危机为转机的智慧,稳妥处理好阿红家的火灾后,陈乐并未到此止步,而是从这件事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他通过上门去实地勘察,发现,当地村民家家户户都存在如此的安全隐患,缺乏起码安全常识,乱搭乱接电线比比皆是。在军工单位多年耳濡目染一整套科学完备安全管理体系,而形成的综合安全素养,让陈乐意识到,彻底解决村里的用电安全隐患,是实现村民脱贫的必然选择,且迫在眉睫。他及时给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受到高度重视,决定全面援助。2017年10月,在“十九大”期间,核动力院派遣由单位专业电工技能人员6人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奔赴程章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电力安全巡改工作。工作组多次举办用电安全知识培训,从最基础的常识入手,通过基本讲解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给村民用电的安全常识,授人以渔。同时,工作组兵分几路,坐着村民们的摩托车,奔波在崎岖险峻的山间小道,挨家挨户上门,拉网式排查每户村民家的用电情况,做到不留死角,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80余项,给了村民一个安全的保障。

考虑到程章村太玉组生产生活饮用水困难,他和陈银军、小布穷主动协调县水务局,先后两次赴程章村实地调研,制定安全饮用水提升工程项目规划,项目总投资83万元,列入地方建设计划,实现村民安全饮水的梦想。以如此的责任感,陈乐竭力推进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他与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协调地方政府,提前实施程章村通村硬化路项目,通村公里总长11.17公里,项目总投资1092万元,2016年底完成通村硬化水泥路,彻底解决交通难的问题。陈乐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从硬件设施、从基本保障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净化生活空间,倡导健康、安全理念。

在脱贫的路上,陈乐注重“标本兼治,软硬兼施”。他知道,改善外在环境只是基础,改变内在观念才是关键。开阔村民的眼界、提升文化素养才是长久之策。为此,他针对村民个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对老人实施低保兜底、对青年实行技能培训、对孩子实现学习机会,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各个击破,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脱贫。

实施培苗计划,依托中国核动力院建立基层党组织 “一对一”助学帮扶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助学计划,设立助学基金和院内募捐筹集资金的方式,资助成绩优秀的贫困户学龄青少年上学。通过解决一人读书、实现一人就业、带动一家脱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依托军工资源,给大山的孩子们播洒科学的种子。以省国防科工办组织的“军工科普进雅江,携手共创中国梦”科普活动为契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派遣“核能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到雅江中学,举办题为“核你在一起”的核能科普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开阔人生的视野,树立以科学。

开展村级活动室建设,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依托院里的支持,援建活动室厨房等后勤保障设施,提档设计公共卫生间,捐赠部分室内设施,包括办公家具、电脑等多媒体、图书、文体活动设施等,丰富村民业余和节日文化生活。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栏,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创意设计“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的主题画报,张贴进家家户户,让脱贫、守法、感恩、爱国的理念,入脑、入心、入魂。

“来到程章村,就是程章人”,这是陈乐驻村扶贫的铮铮誓言,也是他实践行动的具体指南。他以军工组织为强大后盾,以军工人冲锋在前、不怕艰难的时代使命感,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过硬作风,从理论的层面深入探索川藏高原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普遍规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智惠人,以文化人,因地制宜,寻找到一条由“摘帽子”向“拔根子”递进,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深化的扶贫之路,形成山村帮扶的独到秘籍,带来精准脱贫的全新气象。

军工驻村干部考察程章产业发展

通过他与四川军工系统、当地各级组织以及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程章村2017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村合作社被评为雅江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村硬化路、村级活动室,都成为县里的样板工程。陈乐也获得雅江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雅江县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核动力院先进个人、中国核动力院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先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个人、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中核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称号。陈乐用青春与智慧、责任与担当,谱写出一曲优美和谐的大山之歌!

您是第 187176562 位访客

版权所有: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同友路11号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9003093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066号  技术支持:成都中韩灵创科技有限公司